中國駐外使節會議每五年舉辦一次,是決定和貫徹中國外交方針的重大會議,中央政治局常委悉數出席,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親自致詞,可見會議的重要性。
今次會議做出的一個重大判斷是,「當代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正在發生歷史性變化」。這個「歷史性變化」,指的是中國的國力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崛起,中國的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中國國家利益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尤其是今次金融危機,美國走向全面衰退,歐洲身負重傷,發展中國家雄起,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面臨重構,中國能否在這國際政治版圖的重組中趨利避害,爭取利益最大化,將是一個極大考驗。
目前,中國經濟率先復甦,並手握兩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美歐各國有求於華,各式各樣的高帽子一頂頂的飛來,各種各樣的迷魂藥也頻頻送來,令北京神魂顛倒;與此同時,美歐各國的失落與妒忌心態也不斷泛起,對華明槍暗箭,既有通過代理國、僕從國的挑釁,亦有赤膊上陣的公開施壓。
忍讓退縮喪失風骨
面對如此難得的戰略機遇期,面對如此複雜多變的國際大環境,中國外交應改變過去軟弱窩囊的做法,主動出擊,乘勢而上,既要高舉和平發展的大旗,又要敢於迎擊別國的說三道四,更要堅決捍衞本國的利益。
但遺憾的是,從近一段時間中國外交實踐來看,忍讓與退縮的特點並沒有改變。印度叫囂中印十年間必有一戰,中國外交部長則稱中印關係是歷史最好時期;土耳其對新疆平暴說三道四,誣衊中國「種族滅絕」,又要將問題提交聯合國,中國國家領導人至今沒有對其迎頭痛擊;印度尼西亞在中國海域扣留中國漁民,其挑釁行為如同侵略,中國也不過是和顏悅色地請求印尼放人;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在南海頻頻挑釁,佔我島嶼,採我石油,中國海軍卻宣稱「和諧海洋」。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中國在涉及自身核心利益問題上,委曲求全,一忍再忍,一讓再讓,全然沒有崛起中大國的風範與骨氣,讓很多中國人感到傷心與悲憤。
尤其令人吃驚的是,部分所謂的外交精英,竟然還宣稱,中國要堅持韜光養晦一百年不動搖,言下之意,中國要繼續示弱外交、縮頭外交和無所作為的逃避外交,長此以往,中國還有甚麼希望?又侈談甚麼「歷史性變化」、大國崛起?
中國外交官說起來頭頭是道,但個個練就縮頭神功,遇事毫無擔當,同當年周恩來主掌外交時代相比,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