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諜對諜 中國替罪羊

最近一段時期,有關中國網絡間諜的新聞在西方傳媒中,成為最熱的話題,中國網絡間諜被形容成無處不在、無所不為的魔鬼。這與其說是一種網絡諜戰,還不如說是一場對中國進行新一輪抹黑的輿論戰。

這場抹黑戰,發端於加拿大。上月底,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蒙克頓國際研究中心「公民實驗室」和渥太華SecDev Group突然發表報告,稱發現「網絡幽靈」,「中國網絡間諜侵入一百零三個國家的一千二百九十五台電腦」。

西方輿論隨即大肆炒作。澳洲媒體隨後引述匿名情報人員的話稱,在澳洲總理陸克文去年出席北京奧運會期間,陸克文和代表團的電郵不斷受到網絡攻擊。報道指中國網絡間諜還攻擊澳洲政府、商業網絡以及駐坎培拉外國大使館的電腦。報道寫得活靈活現,似乎可信度極高。

最近的消息是由美國《華爾街日報》發布,該報援引美國現任和前任國家安全官員透露的消息稱,來自中國的網絡間諜侵入美國電網後,留下了可能用來破壞電力系統的軟件程序。這些網絡間諜據信是在執行勘查美國電力系統及其控制系統的任務,入侵者尚未試圖破壞電網或其他關鍵性基礎設施,不過他們可能會在危機或戰爭期間試圖加以破壞。

中方反駁 蒼白無力

這些報道此起彼伏,形成接力之勢,而且相互佐證,巧妙掩護,不由不讓人相信。另外,報道內容中,中國間諜威脅破壞的對象也是包羅萬象,既指向陸克文等國家領導人,又涉及關係到千家萬戶的電網,目的無非是造成西方世界民眾對中國網絡間諜的恐慌、反感。顯然,今次針對中國網絡間諜的報道是有組織、有策劃的陰謀。

面對如此露骨的抹黑、中傷,中國外交部只以外交辭令反駁,說甚麼「指控無中生有」,「抹黑不會得逞」,這些蒼白無力的辯駁,不僅不能消除雜音,反而徒增西方民眾的反感。

事實上,各國利用互聯網大搞間諜活動非常普遍。無論是美國、俄羅斯還是德國,都是此中高手。不久前德國《明鏡周刊》就曾報道說,過去幾年,德國情報部門通過電腦間諜搜索外國電腦硬盤的事件至少有二千五百宗。美國國家安全局則更神通廣大,早已是超級網絡魅影,很多知名軟件公司故意留下「後門」,方便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網絡高手隨意進出。

其實,在虛擬世界中,網絡間諜能夠通過虛假地址掩蓋攻擊源的真實地點,嫁禍給第三方,中國很可能因此被冤枉。但無論如何,在沒有證據可以證明自己清白的情況下,中國外交部的辯白是消極的、被動的,既無法洗脫嫌疑,更無法讓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