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飯飄香 老友記暖在心

「開飯喇!」耳熟能詳的劇集甚至廣告對白,亦反映中國人重視米飯的傳統,惟近年受通脹影響,基層長者生活捉襟見肘,每餐享用熱騰騰的米飯已非必然。為令老友記可享「安樂茶飯」,東方日報慈善基金自一九九八年起舉辦「粒粒顯關懷」贈米計劃,每月透過長者住屋與志願機構,向近六千名有需要長者送上白米,活動得以延續,仍有賴善長繼續伸出援助之手。

「五、六十年代邊有機器幫手整餅咁幸福,全部都係人手製作,一做就做咗大半世,所以搞到依家成日周身骨痛!」身形高大的潘漢明,中氣十足地道出半生經歷。年屆八十歲的潘伯指出,當年為幫補家計、為賺取生活,十多歲時已開始學做「唐餅」,後期更順應時勢轉當中、西餅師傅,日做十六小時,相比過往,潘伯坦言現時的生活可謂「算係咁」,又笑瞇瞇說:「十四年嚟每個月都有你哋送嘅米食,慳到唔少米飯錢買多個餸,真係好多謝啲善長仁翁!」

外表比實際年紀輕的李健蘭,原來亦已年超過八十歲,他向記者述說養生之道時,笑言保持年輕的秘訣就是:「飲食要清淡、多菜少肉、食多啲生果,唔使食咩補藥,都可以年年都咁靚、咁健康!」

「幫補唔少 盼延續下去」

十八歲時受戰亂影響,蘭婆婆須獨自由台山來港生活,在工廠工作時,每日工作接近十二小時,直言生活非常艱苦,即使現時每月綜援金「掹掹緊」仍心滿意足,又指每月獲贈白米已「幫補唔少」,希望活動可一直延續下去。

「每個月多得咁多熱心善長捐錢送米,啲老人家都唔知幾開心,正所謂慳得一蚊得一蚊嘛!」元州邨長者屋舍監馮先生指出,現時百物騰貴,入住長者屋的老友記多靠綜援維生,長者使用每分每毫皆分外小心,相信獲贈白米可令長者減輕不少生活負擔,希望善長能多多益善,少少無拘,透過集腋成裘讓贈米活動可繼續舉辦。

捐款編號:16333

記者:伍思明

攝影:呂耀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