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籍女童欠26萬救命錢

生命懸於一線,要在茫茫人海尋找合適骨髓或臍帶血進行移植,無異於「大海撈針」。在港出生、患有罕見「白細胞黏附分子缺陷症」的尼泊爾籍女童Limbu Savyata卻獲得幸運之神眷顧,在美國尋得合適臍帶血可供移植,惜家人因無力支付廿六萬元的臍帶血運費,令移植手術一拖再拖。主診醫生警告,必須趁病人身體未受細菌感染前移植,否則性命或將不保。

「白細胞黏附分子缺陷症」患者的白血球缺乏CT18因子,皮膚一旦受損,細菌又經傷口進入體內並感染內臟,如未能及時透過骨髓移植根治,將不能存活過二十歲。

現年四歲的Savyata為香港永久居民,天生一頭鬈髮,笑容甜美,怎看也不像罹患頑疾。母親Shasi憶述,女兒兩歲時因高燒入院,留院期間出現肝臟及脾臟變大、肛門及手腳膿瘡久醫未愈等情況,醫生懷疑與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有關,終證實所患為罕見的「白細胞黏附分子缺陷症」。

為挽救女兒性命,夫婦二人曾透過本地尼泊爾報章呼籲同胞捐贈骨髓,惜結果無一脗合。Shasi說:「她自小便很活潑,最喜歡笑,如果有一天失去她的笑聲,我和丈夫都不敢想像以後的日子會如何。」

不移植難活過廿歲 死亡率百分百

為Savyata主診的瑪麗醫院兒科專科醫生李子良指出,白血球中的CT18因子可協助白血球經血管壁前往感染部位,消滅入侵細菌,過去本港只有一宗病例,病人於九歲時因受感染而死亡,「如果Savyata唔做移植,最終會因抵抗力差受感染而死亡,病發到死亡可以快到喺一、兩日內發生!病人好難活過廿歲,死亡率可謂百分之百!」

李子良續說,現時骨髓或臍帶血捐贈者以西方人及亞洲人為主,南亞裔資料較少,透過紅十字會向全球骨髓庫尋找一段時間後,最近終在美國覓得適合Savyata的臍帶血,預計手術成功率可達六成。

Savyata的父親為地盤工人,受金融海嘯影響,現有工程完工後將無以為繼,須靠妻子當侍應的收入維持一家三口生計。

東方日報慈善基金付萬元檢查費

為免延誤病情,東方日報慈善基金從醫療專戶撥款一萬零六百八十六元,支付在美國進行臍帶血配對檢查費用,惟運送臍帶血費用高達廿六萬港元,亟待善長施以援手。

捐款編號:11210

啟叔感激援手助葬愛妻

劉啟夫望着與妻子親密合照,念及往日二人共對的美好時光,神情突然哀傷起來。五十六歲的啟叔為洗衣工人,與不煙不酒的妻子蘇蓮妹育有一子一女;長女任職文員,幼子仍在求學,一家四口原本過着安穩的生活。可惜,蘇太於兩年前不幸患上肺癌,為了醫治頑疾,啟叔不惜以信用卡借貸,購買自費藥物為妻子治病,但妻子最終於今年二月中不敵癌魔,與世長辭。

「無力殮葬」專戶撥逾萬元

啟叔憶述,妻子彌留期間,最難捨下一對子女,以及兩人耗盡畢生積蓄興建的「鐵屋」,並多番叮嚀:「以前一家人住木屋,依家間鐵屋,打風落雨唔使驚!」妻子遽然離世,啟叔傷心欲絕之餘,更因債台高築而無力殮妻。

東方日報慈善基金了解情況後,已從「無力殮葬」專戶撥款一萬二千元,直接向殮葬公司支付相關費用。啟叔對於基金的及時施援深表感激,「我哋冇攞綜援,唔係走投無路都唔想求人,真係好多謝《東方日報》,仲有咁多善長嘅幫忙!」

捐款編號:11678

記者 吳琰玲、攝影 梁慧妍